匈牙利专家积极评价中国疫情防控决策******
新华社布达佩斯1月5日电(记者陈浩)匈牙利专家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高度评价中国在新冠疫情初期的反应,并对中国政府近期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后中国疫情的发展态势持乐观态度。
匈牙利萨佐德韦格研究所政治分析中心主任基塞伊·佐尔坦表示,中国在新冠疫情初期应对良好,通过全国性的大规模隔离措施遏制了病毒传播,并研发出自己的疫苗。
基塞伊表示,中国出口大量包括口罩、防护服、注射器在内的防护和医疗设备,并向许多发展中国家援助和出口大量疫苗,为全球应对新冠疫情做出重大贡献。
他说,中国在全人群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率已超过90%时做出重新开放边境的决定,这并非不负责任。在大多数欧洲国家,当疫苗接种率仅为70%左右时,它们就做出了同样的决定。
“我对中国政府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后中国疫情的发展态势持乐观态度,因为中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而中国的组织能力、中国人民的纪律性以及中国经济的运行水平,都为抗击疫情新阶段提供了必要工具、公共合作和后勤保障。”基塞伊说。
匈牙利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前所长伊诺陶伊·安德拉什表示,中国明白复杂问题需要综合性的解决方案,这是值得借鉴的。
伊诺陶伊说,疫情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领导人应该合作应对。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与经验值得重视,它在应对巨大挑战时的韧性和适应能力已被历史所证明。
食用色素可能与肠道炎症相关******
科技日报讯(记者张梦然)《自然·通讯》杂志近日的一项健康研究显示,长期摄入常见食用色素诱惑红会使小鼠出现轻微肠道炎症,并会增加炎症性肠病实验模型对炎症的易感性。研究结果提示有必要进一步研究食品添加剂对健康的长期影响。
许多食品和饮料含有能提升保质期、口感、色泽和外观的添加剂。一些食品添加剂已被证明会破坏动物模型的肠道健康,导致结肠炎(一种肠道炎症)。诱惑红是一种合成的红色食用色素,被用于一些早餐谷物、饮料和蜜饯中。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研究人员发现,长期摄入(14周)含有食用色素诱惑红的饮食(色素含量与一些人类食品的含量相当),会使一组小鼠出现轻微的肠道炎症。研究人员还发现,长期摄入诱惑红(连续12周)会增加炎症性肠病实验小鼠模型出现结肠炎的概率。研究团队指出,研究使用的饮食每天都含有固定量的诱惑红,而且持续时间较长,这对于偶尔食用含有诱惑红食品或饮料的人群来说不具有代表性。
重要的是,间歇性地摄入含诱惑红饮食12周的小鼠并没有出现肠道炎症或结肠炎。研究人员表示,摄入诱惑红会提高血清素水平,导致肠道炎症。血清素是大肠内传递信号的一种化学物质。他们强调,仍需开展进一步研究搞清楚其他食用色素对肠道炎症的影响,以及在人体中是否也存在类似影响。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